近期,肺炎支原体在全国部分地区流行,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炎患儿人数有所增多。
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炎支原体?出现哪些症状要提高警惕?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炎支原体是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直径为2~5微米,是原核致病微生物,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固有耐药。
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流行,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3周,从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感染并发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持续高热提示病情可能较重。患儿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而婴幼儿可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剧烈咳嗽、高热不退,要尽快带其就医。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不发病,或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坏死性肺炎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
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患儿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难治性支原体感染和重症支原体感染患儿需综合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
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良好,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能遗留肺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
(转自:晋中疾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