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
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那关于预防接种
大家了解多少呢?
养生君带你一起学习
↓↓↓
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图源:创客贴
儿童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明确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人体获得抗体有三种途径:出生从母体获得、自己生病获得、接种疫苗获得。
接种疫苗后可以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儿童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图源:创客贴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有关规定接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如: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等。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且自费接种的其他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同样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也是预防传染病不可或缺的部分。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健康需求,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
注意: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新的免疫程序。原先在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6周岁接种1剂次白破疫苗的程序,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
接种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接种前:
接种前几日要注意留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如有生病、过敏或者身体不适等情况,建议在痊愈后一周后再去接种。
建议接种前一天洗澡,确保孩子睡眠充足,避免饥饿。
接种当日带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穿上柔软宽松易穿脱的衣物,便于接种。
图源:soogif
接种时:
配合接种医生的问询和健康检查,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疾病史等)。
安抚孩子情绪,配合医生操作。
接种后:
务必保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告知接种医生。可以用棉签轻轻按压孩子接种部位,避免揉搓。
回家后,让孩子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如出现轻微发热、局部红肿、食欲不振等情况,也不必过于担心,一般2-3天后会自行消失。如果孩子出现高热、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图源:AI
近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了
预防接种宣传核心信息(2025年版)
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转自:养生深圳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