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很多人都要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春节假期期间,因作息规律被打乱和走亲访友饮食结构改变,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出现肠胃功能变差等状况。那么,节后我们要如何正确调理饮食呢?
1.定时定量,食物多样
节后调整饮食的第一步,便是恢复规律的饮食习惯。我们要做到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和晚餐一定要吃,宵夜则可以尽量减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成人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早餐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如全麦面包搭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再加点新鲜水果如苹果或橙子补充维生素、粗粮粥搭配蔬菜小菜和鸡蛋。午餐以谷物、蔬菜和适量的动物性食物为主,注意荤素搭配,避免过于油腻。餐前可以先吃些蔬菜,增加饱腹感,之后再摄入动物性食物和主食,有助于平稳血糖。晚餐则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可以喝点粥搭配清淡的蔬菜,有助于夜间消化。
2.多吃蔬果,品种多样化
水果和蔬菜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人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天天吃水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不能用果汁代替新鲜水果。
当然,膳食纤维虽好,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导致腹胀或腹泻,特别是对于肠胃敏感的人群,应逐渐增加摄入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
3.少油少盐,饮食尽量清淡
节后饮食尽量做到多清淡少油腻,合理烹饪、少调料、少油炸;成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烹饪方式上多选择蒸、煮、炖等少油的烹饪方式。
在食物的选择上则避免肥肉、动物内脏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可以选择水产品、鸡胸肉、瘦牛肉、猪里脊肉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同时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尽量做到清淡饮食,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量。辛辣食物会刺激肠胃及胃黏膜,有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
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每天摄入的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节后尽量不喝酒或者少喝酒,成人饮酒的酒精含量不要超过15克/天。
4.讲究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居家烹饪时,要选择新鲜食材,处理食材时做到生熟分开。鸡、鸭等禽肉及其肉制品以及禽蛋、海鲜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再吃。购买冷冻冰鲜产品时,应到正规的市场和超市,并在指定区域购买。
运动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应坚持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成人积极参加日常活动和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
5.益生菌辅助疗法
益生菌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缓解和改善肠胃不适引起的腹泻、便秘等问题,还能保护肠胃黏膜不受细菌的再次侵袭。应在医师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正确选择一些肠道微生物调节剂(益生菌),帮助有益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