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6.14世界献血日 | 血液科普知多少
编辑时间:2024-06-19       浏览次数:296 次

血液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的6月14日

是世界献血日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献血科普知识

图片


01

血液成分

图片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液体,它属于结缔组织,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防御有害物质和储存人体遗传信息的作用。血液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长短不等。

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在人体心脏和全身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动脉血是氧气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互结合,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颜色呈鲜红色;静脉血是氧气和血红蛋白相互分离,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颜色呈暗红色。

02

血型分类

目前人类发现的血型系统有35个。我国与输血相关的主要是ABO型Rh血型系统。

ABO型

A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

B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

O型是红细胞上

既不含有A抗原又不含有B抗原

AB型是红细胞上

既含有A抗原又含有B抗原

图片

Rh血型

Rh阳性是红细胞上有D抗原

Rh阴性是红细胞是没有D抗原

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

汉族Rh阴性仅占0.4%



03

血流速度

心跳“噗通”一下

血液就开始从心脏出发

经由长长的血管流经全身

一部分则经过心脏到达肺部

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后

又回到心脏

这样看似漫长的过程

其实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



04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拯救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公益,当血液病患者急需血液延续生命,失血过多的伤员急需血液来保障生命,无偿献血者捐出的一袋鲜血就能给他们一个希望,所以,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

05

献血的基本要求和准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01

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年龄为18周岁至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图片

02

男子体重≥50kg,女子体重≥45kg。

图片

03

献血实行实名制,献血时一定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军人身份证等。

图片

04

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全血献血后献单采血小板间隔不少于3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国家规定不少于14天;单采血小板后献全血间隔不少于一个月

图片

05

有传染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地方病不能献血,有感冒、发烧、腹泻、炎症或女性月经期及前后三天等暂缓献血、哺乳期及结束未满一年者不能参加无偿献血。

图片

06

献血前一周不要服药。

图片

07

献血前一天和献血当天,禁食油腻食物和饮酒,但不要空腹献血。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像油条、牛奶、肉类、脂肪之类的油腻食品。

图片

08

献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图片

09

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愉悦心情。

图片



06

献血的流程

微信图片_20240619094051.jpg


07

献血后注意事项

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

献血完毕时,要用止血贴覆盖好穿刺针眼,并用胶布固定,再用3个手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10-15分钟左右。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止血贴四小时后方可取下。

个人活动要适度

献血当日和次日请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通宵娱乐等活动。

饮食注意事项

献血后正常饮食,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等,多喝水或其他饮料,不要饮酒,不要暴饮暴食,更不需吃补品、补药。

其他注意事项

个别人可能在献血后数小时内出现头晕等不适,请就地蹲下、坐下或卧倒,避免意外伤害发生。这种不适为一过性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一般数分钟即可缓解。



一个有趣的血液小知识


为什么害羞的时候会脸红呢?

这个其实跟我们的血液有关系。

当我们害羞时,机体会释放一种名为肾上腺素的物质,它会使我们的血管舒张,加快血液流动和氧气输送;接着,我们脸部的血管开始响应化学递质腺苷酸环化酶发出的信号,给肾上腺素大开方便之门让其阔步前行;最后,我们脸部静脉会扩张,导致更多的血液流过血管——这时,我们的脸就会变红哦!


END

转自:福州疾控


上一篇:护眼小知识——防控近视 牢记六个原则
下一篇:【普法宣传】2024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相关资讯

· 儿童青少年警惕“甜蜜陷阱”,日常减糖可以这样做
编辑时间:2024-03-27
· 【营养知识】世界肾脏日 | 慢性肾脏病营养膳食全攻略:护肾从 “吃” 开始
编辑时间:2025-03-14
· 【科普】国际罕见病日|让罕见被“看见”,一起了解罕见病
编辑时间:2025-03-03
· ​【科普】春季流感高发,如何有效预防?
编辑时间:2025-03-03
· 【营养知识】减肥的尽头是代谢
编辑时间:2025-03-03
Copyright © 1941-2024 介休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介休市史公路199号   电话:0354-7288870  备案号:晋ICP备202403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