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与庞大的患病人群形成对比的是,大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明显不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知晓率仅为36.7%。本报特邀权威专家归纳出糖尿病必知的“ABCDEFG”,帮助大家记忆。
A: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简写为A1c)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糖类反应的产物,可稳定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高于6.5%可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
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指标也被认为是评估糖友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此前有研究指出,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
“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在4%~6%,糖尿病患者因慢性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超过正常一倍以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青建议,普通人在体检时应关注这一指标是否正常;大部分糖友应控制在7%以下;年纪较轻、降糖方案中不含增加低血糖风险药物者需更低;年龄较大、降糖方案中含增加低血糖风险药物、预期寿命较短者,可适当放宽。
B:血压、体重
高血压(Blood pressure)和高血糖喜欢结伴而行,饮食不均衡不健康、作息紊乱且不爱运动是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同时,高血压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共患病,约有一半以上的糖友合并高血压,而血压控制不当会增加中风、心梗、肾功能不全等重大疾病风险。苏青建议,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应注意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内,每日食盐摄入量宜小于5克。已有高血压的糖友,应尽快启动降压治疗。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过瘦可能意味着血糖不稳定、胰岛功能受损,超重或肥胖则会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加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糖友,BMI都应控制在18.5~23.9。随着肥胖率的不断提升,苏青强调,减重已成为大部分人的主要任务,平时应合理控制膳食总热量、优化膳食成分。对于糖友来说,部分降糖药如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和格列酮类降糖药有不同程度的增重作用,使用时尤需注意。
C:胆固醇、并发症
胆固醇(Cholesterol)是引起高血脂症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高达67.1%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苏青提醒,无论是糖友还是普通人群,日常饮食都应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避免过多食用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具体指标上,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应小于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毫摩尔/升,以规避心脏病、中风等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Complication)分为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两类。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苏青表示,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肾、糖网、神经病变等。控制血糖之余,做好控脂、控压、戒烟等综合管理,才能有效防控并发症。此外,非传统并发症,如口腔疾病、认知障碍、癌症等,也需引起重视。
D:饮食
饮食(Diet)不节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餐桌上的主食以精细米面为主,虽更容易消化,但其中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长期食用不利于控制血糖。此外,吃得油腻、热量高,易导致脂肪堆积,产生胰岛素抵抗,引发糖尿病。
膳食管理是糖尿病预防、治疗的关键基础。“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营养素和餐次、维持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是总原则。”苏青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营养素的搭配上,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5%~30%。全人群饮食上都应注意食物多样、能量适宜和主食定量,日常优选全谷物和粗粮、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确保营养素全面均衡、比例适宜的基础上,注意少油、少盐、限糖、限酒。
E:运动
运动(Exercise)和膳食管理一样属于糖尿病的基本预防措施。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加人体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对于一些新诊断的、年轻的糖友来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和饮食治疗,有望能够逆转糖尿病,摆脱终身服药。
“大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苏青提醒,糖友要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血糖控制极差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者,应慎重运动。
F:情绪
心情(Feeling)不佳也会间接诱发糖尿病。焦虑、抑郁的情绪会增加人体升糖激素的分泌,拮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导致血糖水平波动。
对于糖友来说,糖尿病与不良情绪存在双向加重关系。一方面,糖友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机体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等激素水平升高,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疾病负担也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不良情绪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引起免疫功能异常,或导致患者降糖治疗依从性差,使血糖控制不理想。
苏青提醒,有不良情绪时应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与疏导,在情绪低落期间也应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切不可暴食、酗酒、熬夜等,必要时应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G:升糖指数、血糖负荷
升糖指数(GI)反映了某种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GI值高于70的为高升糖指数食物,低于55的为低升糖指数食物,介于中间的为中升糖指数食物。苏青提醒,防控糖尿病应注意多摄入低升糖指数食物。一般来说,相较精加工的大米和面粉,粗粮或杂粮升糖指数要低;相比苹果、梨、桃等水果,菠萝蜜、西瓜、香蕉等升糖较快,大家可结合食用量来选择。
血糖负荷(GL)代表着升糖食物摄入总量对血糖的影响。通俗讲,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的食物,GL值越高。GL值大于20的食物为高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影响明显;小于10的为低血糖负荷食物,影响不大;介于中间的为中血糖负荷食物。一般家常主食的GL值均在10以上,白米饭、小米、细面条的每100克GL值分别为21、26、18;大部分蔬菜和肉类GL值为0,少部分淀粉类蔬菜GL值在10~20。
苏青表示,相比于升糖指数,血糖负荷能更为全面地反映某种食物是否适合糖友食用。“选择食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两项指标,制定‘血糖友好’的饮食策略。”
转自:慢性病防控与健康
编辑:牛文玮
审核:程 榕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