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处于春夏交替之际,天气、温度的改变相当大。在这一期间,不仅要小心防病,而且要注重养生。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清明养生知识。
一、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清明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二、合理搭配食品。注意食品的搭配,以保持营养均衡。可选择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例如柿子、橙子、苹果等,可帮助增强免疫力。
三、多喝水。春天是阳气上升的季节,大家很容易肝火旺盛,再加上清明时节大家的心情不但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还会受到哀思情绪的影响,因此,很容易感到口干舌燥,从而出现溃疡。
四、多吃绿色蔬菜。肝在五色中属青,也就是绿色,根据“以色养肝”的说法,要多吃些护肝养肺食物。此时也是春意盎然之时,各种蔬菜也会抽新芽,鲜嫩无比,膳食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应该多吃点绿色蔬菜,以清理肠胃,促进肠胃蠕动。
五、宜温避“发物”。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肝气过旺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阻碍食物正常消化汲取,还可造成心情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发物”有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六、不宜吃酸性食物。肝在五味中对应的是“酸”,此时若多吃酸性食物,则不利于脾胃功能,影响消化汲取。因此,应少吃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
七、天气逐渐转暖,是一个适合运动的时节。适当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踏青、散步、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八、保暖不可忽略。清明节的气候还是会有部分微凉,尤其是北方,早晚的温差很大,稍不留神就会感染风寒,因此,保暖很重要。不论是扫墓还是踏青,全部应做好保暖工作,准备一件能够随便穿脱的外套,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外邪的入侵。
清明养生吃什么
荠菜
荠菜可以降血压、健胃消食、疏通肠胃、明目养肝、润肺和中的作用。荠菜的养分价值特别高,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铁、磷以及维生素BI、B2、C等,有助于增加免疫功能,适合清明季节食用。
香椿
香椿富含维生素C和锌元素,含量分别为40mg/100g和2.25mg/100g。香椿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的维生素C含量还高。需要提醒的是,香椿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吃之前一定要先焯水。
菠菜
菠菜是春季的时令蔬菜,有滋阴润燥、养血舒肝的作用。对春季容易引起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症状都有较好的辅助防治功效。
韭菜
韭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
总之,清明期间,应注重饮食调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避免寒凉食品、适当运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等方式,保护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