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词中所描绘的农村生活中的恬静闲适在绵山镇兴地村随处可见。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生活。
兴地村原名“溪底村”,因其紧临绵山溪水而名。它坐落于绵山脚下,是通往绵山的必经之路,后受到皇帝恩泽,堪称龙兴之地,遂改名“兴地村”。绵山岩沟的溪水常年不绝,穿村而过,一路向西汇入汾河。
9月7日,我们一路追随着汾河的脚步来到了绵山镇兴地村,这已经是介休市医疗集团慢性病健康管理沙龙走过的第三十八站。每到一站,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的专家和介休市人民医院专家都会将“防大于治,养重于防”的健康理念以生动的事例、巧妙的比喻以及详细的演示精准通俗地传递给每一位来参加的人,让大家树立起“我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如涓涓细流般灌溉健康的希望。
“叔叔,您是如何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呢?”、“阿姨,您知道出现哪些症状就说明自己的血糖可能是有问题的吗?”,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全科医疗科的李晓京教授每次与观众们的交流都是生动活泼且热烈的。她会认真倾听每位观众的问题,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科学有效地运动,弯下腰来一个一个地纠正大家的姿势,就像和睦的春风将慢性病健康知识吹进每个人的心田。除了来自省城的优秀医学专家,还有更贴近介休百姓的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风湿免疫科、药剂科、营养科以及肾内科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为兴地村民的健康蓝图出谋划策。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观众是一位坐着轮椅赶来听课的爷爷。前期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当我们问起他为啥腿脚不利索还要过来,他激动地说道“俺想听听专家们咋说!俺有好多问题想问问专家!”,这才是对待健康应有的态度,这才能真正做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走在兴地的土地上,感受着兴地古村的发展脉络,那便不得不提兴地的小米。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兴地的小米,母奶头的水,熬下的稀稀实在是美!”,揭示了兴地村人民的安居乐业离不开小米。兴地的耕地多为旱地,土壤中富含硒元素,再加之当地气候昼夜温差大,为小米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小米种植,用小米铺就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路,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军。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介休市医疗集团为此一以贯之,不断耕耘,势必蹚出一条能真正走到人民最近处的健康之路,让人民不仅在小康道路上高歌猛进,幸福满满,更要在健康之路上走得扎扎实实,走得又稳又远。
相关资讯